聊城大学简介
聊城大学是一所涵盖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,学校坐落在京九、济邯铁路交汇处,具有“江北水城”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——山东省聊城市。学校始建于1974年,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,1981年经国家批准改为聊城师范学院,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。
学校拥有硕士、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,是硕师计划推免与培养单位,也是山东省6所有资格招收和在校选拔国防生的高校之一。
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.2亿元,图书馆馆藏图书233万册,电子图书资料100811G。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图书馆、网络中心、体育场馆等设施。学校是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”,校园环境幽雅,湖光山色,四季常青,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。
学校现有76个本科专业,45个硕士点,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。现有教授220人、副教授477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9名,先后有9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,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,2人被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6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32人被评为省中青年学术骨干,4人被评为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,10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,5人被评为省教学名师。学校聘请了吴培亨、张新时、薛群基等院士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。
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以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基础扎实、素质优良,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教学管理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学校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,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,1门国家精品课程,7门省级精品课程,44项优秀教学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,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省级一等奖8项、二等奖21项。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、全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。学校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。
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以科研促进教学,学术水平不断提高。拥有山东省“泰山学者”特聘教授设岗学科、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、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,10个山东省“十一五”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。近5年,学校共承担国家项目73项、省部级项目236项;有91项分获“国家教育部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”、“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”、“夏衍电影文学”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。
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,开展中外合作办学,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。先后与美、日、加、俄、澳、韩等40多个国家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。
学校先后获得“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中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‘三下乡’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”、“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”、“山东省德育先进高校”、“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目前,学校正大力实施质量立校、人才强校、特色兴校战略,全面推进内涵建设,为将聊城大学建设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奋斗。